首页 公司简介 新闻动态 产品展示 企业文化 生态园区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公司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农业部出台新规定!种子品种审定、标签管理、生产经营许可新办法*发布

时间:2016年07月14日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章    

*条  为科学、公正、及时地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第四条  省级以上人民*农业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品种审定工作监督管理。省级人民*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完善品种选育、审定工作的区域协作机制,促进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第二章  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条  农业部设立*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省级人民*农业主管部门设立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建立包括申请文件、品种审定试验数据、种子样品、审定意见和审定结论等内容的审定档案,保证可追溯。第六条  品种审定委员会由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管理、使用等方面的*人员组成。委员应当具有**技术职称或处级以上职务,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每届任期5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品种审定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5名。第七条  品种审定委员会设立办公室,负责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第八条  品种审定委员会按作物种类设立*委员会,各*委员会由9-23人的单数组成,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对本辖区种植面积小的主要农作物,可以合并设立*委员会。第九条  品种审定委员会设立主任委员会,由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各*委员会主任、办公室主任组成。第三章 申请和受理第十条  申请品种审定的单位、个人(以下简称申请者),可以直接向*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在中国境内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场所的境外机构和个人在境内申请品种审定的,应当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境内种子企业代理。第十一条  申请者可以单独申请*审定或省级审定,也可以同时申请*审定和省级审定,还可以同时向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申请审定。第十二条  申请审定的品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二)与现有品种(已审定通过或本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已受理的其他品种)有*区别;(三)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四)遗传性状稳定;(五)具有符合《农业植物品种*名规定》的名称;(六)已完成同一生态类型区2个生产周期以上、多点的品种比较试验。其中,申请*品种审定的,稻、小麦、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每年不少于20个点,棉花、大豆品种比较试验每年不少于10个点,或具备省级品种审定试验结果报告;申请省级品种审定的,品种比较试验每年不少于5个点。第十三条  申请品种审定的,应当向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提交以下材料:(一)申请表,包括作物种类和品种名称,申请者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电话号码、传真、国籍,品种选育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育种者)等内容;(二)品种选育报告,包括亲本组合以及杂交种的亲本血缘关系、选育方法、世代和特性描述;品种(含杂交种亲本)特征特性描述、标准图片,建议的试验区域和栽培要点;品种主要缺陷及应当注意的问题;(三)品种比较试验报告,包括试验品种、承担单位、抗性表现、品质、产量结果及各试验点数据、汇总结果等;(四)转基因*报告;(五)转基因棉花品种还应当提供农业转基因生物*证书;(六)品种和申请材料真实性承诺书。第十四条  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在收到申请材料45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者。对于符合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者在30日内提供试验种子。对于提供试验种子的,由办公室安排品种试验。逾期不提供试验种子的,视为撤回申请。对于不符合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的,不予受理。申请者可以在接到通知后30日内陈述意见或者对申请材料予以修正,逾期未陈述意见或者修正的,视为撤回申请;修正后仍然不符合规定的,驳回申请。第十五条  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在申请者提供的试验种子中留取标准样品,交农业部植物品种标准样品库保存。第四章  品种试验第十六条  品种试验包括以下内容:(一)区域试验;(二)生产试验;(三)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以下简称DUS测试)。第十七条  *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由*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实施,省级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由省级种子管理机构组织实施。品种试验组织实施单位应当充分听取品种审定申请人和专家意见,合理设置试验组别,优化试验点布局,科学制定试验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公布。第十八条  区域试验应当对品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进行鉴定,并进行品质分析、DNA指纹*、转基因*等。每一个品种的区域试验,试验时间不少于两个生产周期,田间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或间比法排列。同一生态类型区试验点,*不少于10个,省级不少于5个。第十九条  生产试验在区域试验完成后,在同一生态类型区,按照当地主要生产方式,在接近大田生产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进一步验证。每一个品种的生产试验点数量不少于区域试验点,每一个品种在一个试验点的种植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不大于3000平方米,试验时间不少于一个生产周期。*个生产周期综合性状突出的品种,生产试验可与第二个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同步进行。第二十条  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对照品种应当是同一生态类型区同期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已审定品种,具备良好的代表性。对照品种由品种试验组织实施单位提出,品种审定委员会相关*委员会确认,并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适时更换。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应当将省级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对照品种报*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备案。第二十一条  区域试验、生产试验、DUS测试承担单位应当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有稳定的试验用地、仪器设备、技术人员。品种试验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关*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品种试验相关工作经历,并定期接受相关技术培训。抗逆性鉴定由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鉴定机构承担,品质*、DNA指纹*、转基因*由具有资质的*机构承担。品种试验、测试、鉴定承担单位与个人应当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第二十二条  品种试验组织实施单位应当会同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定期组织开展品种试验考察,检查试验质量、鉴评试验品种表现,并形成考察报告,对田间表现出严重缺陷的品种保留现场图片资料。第二十三条  品种试验组织实施单位应当组织申请者代表参与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收获测产,测产数据由试验技术人员、试验承担单位负责人和申请者代表签字确认。第二十四条  品种试验组织实施单位应当在每个生产周期结束后45日内召开品种试验总结会议。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会根据试验汇总结果、试验考察情况,确定品种是否终止试验、继续试验、提交审定,由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将品种处理结果及时通知申请者。第二十五条  申请者具备试验能力并且试验品种是自有品种的,可以按照下列要求自行开展品种试验:(一)在*或省级品种区域试验基础上,自行开展生产试验;(二)自有品种属于特殊用途品种的,自行开展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生产试验可与第二个生产周期区域试验合并进行。特殊用途品种的范围、试验要求由同级品种审定委员会确定;(三)申请者属于企业联合体、科企联合体和科研单位联合体的,组织开展相应区组的品种试验。联合体成员数量应当不少于5家,并且签订相关合作协议,按照同权同责原则,明确责任义务。一个法人单位在同一试验区组内只能参加一个试验联合体。前款规定自行开展品种试验的实施方案应当在播种前30日内报*或省级品种试验组织实施单位,符合条件的纳入*或省级品种试验统一管理。第二十六条  DUS测试由申请者自主或委托农业部*的测试机构开展,接受农业部科技发展*指导。申请者自主测试的,应当在播种前30日内,按照审定级别将测试方案报农业部科技发展*或省级种子管理机构。农业部科技发展*、省级种子管理机构分别对*审定、省级审定DUS测试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对样品和测试报告的真实性进行抽查验证。DUS测试所选择近似品种应当为特征特性*为相似的品种,DUS测试依据相应主要农作物DUS测试指南进行。测试报告应当由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签字。第二十七条  符合农业部规定条件、获得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许可证的种子企业(以下简称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对其自主研发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可以在相应生态区自行开展品种试验,完成试验程序后提交申请材料。试验实施方案应当在播种前30日内报*或省级品种试验组织实施单位备案。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应当建立包括品种选育过程、试验实施方案、试验原始数据等相关信息的档案,并对试验数据的真实性负责,保证可追溯,接受省级以上人民*农业主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第五章 审定与公告第二十八条  对于完成试验程序的品种,申请者、品种试验组织实施单位、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应当在2月底和9月底前分别将稻、玉米、棉花、大豆品种和小麦品种各试验点数据、汇总结果、DUS测试报告提交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在30日内提交品种审定委员会相关*委员会初审,*委员会应当在30日内完成初审。第二十九条  初审品种时,各*委员会应当召开全体会议,到会委员达到该*委员会委员总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会议有效。对品种的初审,根据审定标准,采用无记名投票表决,赞成票数达到该*委员会委员总数二分之一以上的品种,通过初审。*委员会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提交的品种试验数据等材料进行审核,达到审定标准的,通过初审。  第三十条  初审实行回避制度。*委员会主任的回避,由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其他委员的回避,由*委员会主任决定。第三十一条  初审通过的品种,由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在30日内将初审意见及各试点试验数据、汇总结果,在同级农业主管部门官方网站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0日。第三十二条  公示期满后,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将初审意见、公示结果,提交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审核。主任委员会应当在30日内完成审核。审核同意的,通过审定。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自行开展自主研发品种试验,品种通过审定后,将品种标准样品提交*农业部植物品种标准样品库保存。第三十三条  审定通过的品种,由品种审定委员会编号、颁发证书,同级农业主管部门公告。省级审定的农作物品种在公告前,应当由省级人民*农业主管部门将品种名称等信息报农业部公示,公示期为15个工作日。第三十四条  审定编号为审定委员会简称、作物种类简称、年号、序号,其中序号为四位数。第三十五条  审定公告内容包括:审定编号、品种名称、申请者、育种者、品种来源、形态特征、生育期、产量、品质、抗逆性、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区域及注意事项等。省级品种审定公告,应当在发布后30日内报*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备案。审定公告公布的品种名称为该品种的通用名称。禁止在生产、经营、推广过程中擅自更改该品种的通用名称。第三十六条  审定证书内容包括:审定编号、品种名称、申请者、育种者、品种来源、审定意见、公告号、证书编号。第三十七条  审定未通过的品种,由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在30日内书面通知申请者。申请者对审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原品种审定委员会或者*品种审定委员会申请复审。品种审定委员会应当在下一次审定会议期间对复审理由、原审定文件和原审定程序进行复审。对病虫害鉴定结果提出异议的,品种审定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安排其他单位再次鉴定。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在复审后30日内将复审结果书面通知申请者。第三十八条  品种审定标准,由同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制定。审定标准应当有利于产量、品质、抗性等的提高与协调,有利于适应市场和生活消费需要的品种的推广。省级品种审定标准,应当在发布后30日内报*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备案。制定品种审定标准,应当公开征求意见。第六章  引种备案第三十九条  省级人民*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同一适宜生态区省际间品种试验数据共享互认机制,开展引种备案。第四十条  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属于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地域引种的,引种者应当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农业主管部门备案。备案时,引种者应当填写引种备案表,包括作物种类、品种名称、引种者名称、联系方式、审定品种适宜种植区域、拟引种区域等信息。第四十一条  引种者应当在拟引种区域开展不少于1年的适应性、抗病性试验,对品种的真实性、*性和适应性负责。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品种,还应当经过品种权人的同意。第四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农业主管部门及时发布引种备案公告,公告内容包括品种名称、引种者、育种者、审定编号、引种适宜种植区域等内容。公告号格式为:(X)引种〔X〕第X号,其中,*个“X”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第二个“X”为年号,第三个“X”为序号。第四十三条  *审定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由*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确定。省级审定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由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依据*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确定的同一适宜生态区具体确定。第七章  撤销审定第四十四条  审定通过的品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审定:(一)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可克服严重缺陷的;(二)种性严重退化或失去生产利用价值的;(三)未按要求提供品种标准样品或者标准样品不真实的;(四)以欺骗、伪造试验数据等不正当方式通过审定的。第四十五条  拟撤销审定的品种,由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在书面征求品种审定申请者意见后提出建议,经*委员会初审后,在同级农业主管部门官方网站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0日。公示期满后,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将初审意见、公示结果,提交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审核,主任委员会应当在30日内完成审核。审核同意撤销审定的,由同级农业主管部门予以公告。第四十六条  公告撤销审定的品种,自撤销审定公告发布之日起停止生产、广告,自撤销审定公告发布一个生产周期后停止推广、销售。品种审定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决定自撤销审定公告发布之日起停止推广、销售。省级品种撤销审定公告,应当在发布后30日内报*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备案。第八章  监督管理第四十七条  农业部建立*农作物品种审定数据信息系统,实现*和省两级品种审定网上申请、受理,品种试验数据、审定通过品种、撤销审定品种、引种备案品种、标准样品等信息互联共享,审定证书网上统一打印。审定证书格式由*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统一制定。省级以上人民*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在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上发布品种审定、撤销审定、引种备案、监督管理等信息,接受监督。第四十八条  品种试验、审定单位及工作人员,对在试验、审定过程中获知的申请者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对外提供申请品种审定的种子或者谋取非法利益。第四十九条  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和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公正廉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自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品种审定工作。第五十条  申请者在申请品种审定过程中有欺骗、贿赂等不正当行为的,三年内不受理其申请。联合体成员单位弄虚作假的,终止联合体品种试验审定程序;弄虚作假成员单位三年内不得申请品种审定,不得再参加联合体试验;其他成员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三年内不得参加其他联合体试验。第五十一条  品种测试、试验、鉴定机构伪造试验数据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按照《种子法》第七十二条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第五十二条  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自行开展品种试验和申请审定有造假行为的,由省级以上人民*农业主管部门处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罚款;不得再自行开展品种试验;给种子使用者和其他种子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五十三条  农业部对省级人民*农业主管部门的品种审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未依法开展品种审定、引种备案、撤销审定的,责令限期改正,依法给予处分。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九章    第五十五条  农作物品种审定所需工作经费和品种试验经费,列入同级农业主管部门财政专项经费预算。第五十六条  转基因农作物(不含转基因棉花)品种审定办法另行制定。第五十七条  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自行开展试验的品种和联合体组织开展试验的品种,不再参加*和省级试验组织实施单位组织的相应区组品种试验。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6815日起施行,农业部2001226日发布、2007118日和201421日修订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以及2001226日发布的《主要农作物范围规定》同时废止。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章                *条 为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规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审核、核发和监管,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农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受理、审核、核发和监管工作。第四条 负责审核、核发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办理条件、程序等在办公场所公开。第五条 农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农业生产*、*农作物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水平、促进公平竞争、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原则,依法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第二章  申请条件 第六条  申请领取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具有与种子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品种及人员,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条件。第七条 申请领取主要农作物常规种子或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基本设施。生产经营主要农作物常规种子的,具有办公场所150平方米以上、检验室100平方米以上、加工厂房500平方米以上、仓库500平方米以上;生产经营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具有办公场所100平方米以上、检验室50平方米以上、加工厂房100平方米以上、仓库100平方米以上;(二)检验仪器。具有净度分析台、电子秤、样品粉碎机、烘箱、生物显微镜、电子天平、扦样器、分样器、发芽箱等检验仪器,满足种子质量常规*需要;(三)加工设备。具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种子加工、包装等设备。其中,生产经营主要农作物常规种子的,应当具有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生产经营常规小麦种子的,成套设备总加工能力10/小时以上;生产经营常规稻种子的,成套设备总加工能力5/小时以上;生产经营常规大豆种子的,成套设备总加工能力3/小时以上;生产经营常规棉花种子的,成套设备总加工能力1/小时以上;(四)人员。具有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和检验*技术人员各2名以上;(五)品种。生产经营主要农作物常规种子的,生产经营的品种应当通过审定,并具有1个以上与申请作物类别相应的审定品种;生产经营登记作物种子的,应当具有1个以上的登记品种。生产经营*品种种子的,应当征得品种权人的书面同意;(六)生产环境。生产地点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并具有种子生产的隔离和培育条件;(七)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八条  申请领取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基本设施。具有办公场所200平方米以上、检验室150平方米以上、加工厂房500平方米以上、仓库500平方米以上;(二)检验仪器。除具备本办法第七条第二项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有PCR扩增仪及产物*配套设备、酸度计、高压*锅、磁力搅拌器、恒温水浴锅、高速冷冻离心机、成套移液器等仪器设备,能够开展种子水分、净度、纯度、发芽率四项指标*及品种分子鉴定;(三)加工设备。具有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生产经营杂交玉米种子的,成套设备总加工能力10/小时以上;生产经营杂交稻种子的,成套设备总加工能力5/小时以上;生产经营其他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的,成套设备总加工能力1/小时以上;(四)人员。具有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和检验*技术人员各5名以上;(五)品种。生产经营的品种应当通过审定,并具有自育品种或作为*选育人的审定品种1个以上,或者合作选育的审定品种2个以上,或者受让品种权的品种3个以上。生产经营*品种种子的,应当征得品种权人的书面同意;(六)具有本办法第七条第六项规定的条件;(七)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九条 申请领取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有效区域为*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基本设施。具有办公场所500平方米以上,冷藏库200平方米以上。生产经营主要农作物种子或马铃薯种薯的,具有检验室300平方米以上;生产经营其他农作物种子的,具有检验室200平方米以上。生产经营杂交玉米、杂交稻、小麦种子或马铃薯种薯的,具有加工厂房1000平方米以上、仓库2000平方米以上;生产经营棉花、大豆种子的,具有加工厂房500平方米以上、仓库500平方米以上;生产经营其他农作物种子的,具有加工厂房200平方米以上、仓库500平方米以上;(二)育种机构及测试网络。具有专门的育种机构和相应的育种材料,建有完整的科研育种档案。生产经营杂交玉米、杂交稻种子的,在*不同生态区有测试点30个以上和相应的播种、收获、考种设施设备;生产经营其他农作物种子的,在*不同生态区有测试点10个以上和相应的播种、收获、考种设施设备;(三)育种基地。具有自有或租用(租期不少于5年)的科研育种基地。生产经营杂交玉米、杂交稻种子的,具有分布在不同生态区的育种基地5处以上、总面积200亩以上;生产经营其他农作物种子的,具有分布在不同生态区的育种基地3处以上、总面积100亩以上;(四)科研投入。在申请之日前3年内,年均科研投入不低于年种子销售收入的5%,同时,生产经营杂交玉米种子的,年均科研投入不低于1500万元;生产经营杂交稻种子的,年均科研投入不低于800万元;生产经营其他种子的,年均科研投入不低于300万元;(五)品种。生产经营主要农作物种子的,生产经营的品种应当通过审定,并具有相应作物的作为*育种者的*审定品种3个以上,或者省级审定品种6个以上(*少包含3个省份审定通过),或者*审定品种2个和省级审定品种3个以上,或者*审定品种1个和省级审定品种5个以上。生产经营杂交稻种子同时生产经营常规稻种子的,除具有杂交稻要求的品种条件外,还应当具有常规稻的作为*育种者的*审定品种1个以上或者省级审定品种3个以上。生产经营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应当具有相应作物的以本企业名义单独申请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品种5个以上。生产经营*品种种子的,应当征得品种权人的书面同意;(六)生产规模。生产经营杂交玉米种子的,近3年年均种子生产面积2万亩以上;生产经营杂交稻种子的,近3年年均种子生产面积1万亩以上;生产经营其他农作物种子的,近3年年均种子生产的数量不低于该类作物100万亩的大田用种量;(七)种子经营。具有健全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生产经营杂交玉米种子的,在申请之日前3年内*少有1年,杂交玉米种子销售额2亿元以上或占该类种子*市场份额的1%以上;生产经营杂交稻种子的,在申请之日前3年内*少有1年,杂交稻种子销售额1.2亿元以上或占该类种子*市场份额的1%以上;生产经营蔬菜种子的,在申请之日前3年内*少有1年,蔬菜种子销售额8000万元以上或占该类种子*市场份额的1%以上;生产经营其他农作物种子的,在申请之日前3年内*少有1年,其种子销售额占该类种子*市场份额的1%以上;(八)种子加工。具有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生产经营杂交玉米、小麦种子的,总加工能力20/小时以上;生产经营杂交稻种子的,总加工能力10/小时以上(含窝眼清选设备);生产经营大豆种子的,总加工能力5/小时以上;生产经营其他农作物种子的,总加工能力1/小时以上。生产经营杂交玉米、杂交稻、小麦种子的,还应当具有相应的干燥设备;(九)人员。生产经营杂交玉米、杂交稻种子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育种人员10人以上;生产经营其他农作物种子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育种人员6人以上。生产经营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具有专职的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和检验*技术人员各5名以上;生产经营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具有专职的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和检验*技术人员各3名以上;(十)具有本办法第七条第六项、第八条第二项规定的条件;    (十一)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条  从事种子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申请领取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除具备本办法规定的相应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一条  申请领取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申请表(式样见附件1);(二)单位性质、股权结构等基本情况,公司章程、营业执照复印件,设立分支机构、委托生产种子、委托代销种子以及以购销方式销售种子等情况说明;(三)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检验*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及其企业缴纳的社保证明复印件,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管理人员名单及其种业从业简历;(四)种子检验室、加工厂房、仓库和其他设施的自有产权或自有资产的证明材料;办公场所自有产权证明复印件或租赁合同;种子检验、加工等设备清单和购置发票复印件;相关设施设备的情况说明及实景照片;(五)品种审定证书复印件;生产经营*品种种子的,提交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复印件及品种权人的书面同意证明;(六)委托种子生产合同复印件或自行组织种子生产的情况说明和证明材料;(七)种子生产地点检疫证明;(八)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材料。第十二条  申请领取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有效区域为*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除提交本办法第十一条所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自有科研育种基地证明或租用科研育种基地的合同复印件;(二)品种试验测试网络和测试点情况说明,以及相应的播种、收获、烘干等设备设施的自有产权证明复印件及实景照片;(三)育种机构、科研投入及育种材料、科研活动等情况说明和证明材料,育种人员基本情况及其企业缴纳的社保证明复印件;(四)近三年种子生产地点、面积和基地联系人等情况说明和证明材料;(五)种子经营量、经营额及其市场份额的情况说明和证明材料;(六)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第三章  受理、审核与核发第十三条  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实行分级审核、核发。(一)从事主要农作物常规种子生产经营及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经营的,其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由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农业主管部门核发;(二)从事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生产经营以及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有效区域为*的种子企业,其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由企业所在地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主管部门核发;(三)从事农作物种子进出口业务的,其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主管部门审核,农业部核发。第十四条  农业主管部门对申请人提出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不需要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部门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予以受理。第十五条  审核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并对申请人的办公场所和种子加工、检验、仓储等设施设备进行实地考察,查验相关申请材料原件。审核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具备本办法规定条件的,签署审核意见,上报核发机关;审核不予通过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第十六条  核发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或收到审核意见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发工作。核发机关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验原件。符合条件的,发给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并予公告;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有效区域为*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机关应当在核发前在中国种业信息网公示五个工作日。第四章  许可证管理第十七条  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设主证、副证(式样见附件2)。主证注明许可证编号、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住所、法定代表人、生产经营范围、生产经营方式、有效区域、有效期*、发证机关、发证日期;副证注明生产种子的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名称及审定(登记)编号、种子生产地点等内容。(一)许可证编号为“__xxxx)农种许字(xxxx)第xxxx“__”上标注生产经营类型,A为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B为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C为其他主要农作物种子,D为非主要农作物种子,E为种子进出口,F为外商投资企业;*个括号内为发证机关所在地简称,格式为省地县;第二个括号内为*发证时的年号;xxxx为四位顺序号;(二)生产经营范围按生产经营种子的作物名称填写,蔬菜、花卉、麻类按作物类别填写;(三)生产经营方式按生产、加工、包装、批发、零售或进出口填写;(四)有效区域。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有效区域为*。其他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有效区域由发证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确定;(五)生产地点为种子生产所在地,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标注*县级行政区域,其他作物标注*省级行政区域。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加注许可信息代码。许可信息代码应当包括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相关内容,由发证机关打印许可证书时自动生成。第十八条  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载明的有效区域是指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的区域。种子生产地点不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载明的有效区域限制,由发证机关根据申请人提交的种子生产合同复印件及无检疫性有害生物证明确定。种子销售活动不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载明的有效区域限制,但种子的终端销售地应当在品种审定、品种登记或标签标注的适宜区域内。第十九条  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在有效期内变更主证载明事项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变更并提交相应材料,原发证机关应当依法进行审查,办理变更手续。在有效期内变更副证载明的生产种子的品种、地点等事项的,应当在播种三十日前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变更并提交相应材料,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原发证机关应当当场予以变更登记。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期满后继续从事种子生产经营的,企业应当在期满六个月前重新提出申请。第二十条 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发证机关应当注销许可证,并予以公告:(一)企业停止生产经营活动一年以上的;(二)企业不再具备本办法规定的许可条件,经限期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第五章  监督检查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需要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一)农民个人自繁自用常规种子有剩余,在当地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的;(二)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载明的有效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三)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的;(四)受具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书面委托生产、代销其种子的。前款*项所称农民,是指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签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农民;所称当地集贸市场,是指农民所在的乡(镇)区域。农民个人出售、串换的种子数量不应超过其家庭联产承包土地的年度用种量。违反本款规定出售、串换种子的,视为无证生产经营种子。第二十二条  种子生产经营者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载明有效区域设立的分支机构,应当在取得或变更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地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备案。备案时应当提交分支机构的营业执照复印件、设立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以及分支机构名称、住所、负责人、联系方式等材料(式样见附件3)。第二十三条  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或者受具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书面委托代销其种子的,应当在种子销售前向当地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备案,并建立种子销售台账。备案时应当提交种子销售者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种子购销凭证或委托代销合同复印件,以及种子销售者名称、住所、经营方式、负责人、联系方式、销售地点、品种名称、种子数量等材料(式样见附件4)。种子销售台账应当如实记录销售种子的品种名称、种子数量、种子来源和种子去向。第二十四条  受具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书面委托生产其种子的,应当在种子播种前向当地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备案。备案时应当提交委托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委托生产合同,以及种子生产者名称、住所、负责人、联系方式、品种名称、生产地点、生产面积等材料(式样见附件5)。受托生产杂交玉米、杂交稻种子的,还应当提交与生产所在地农户、农民合作组织或村委会的生产协议。第二十五条  种子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包括种子田间生产、加工包装、销售流通等环节形成的原始记载或凭证的种子生产经营档案,具体内容如下:(一)田间生产方面:技术负责人,作物类别、品种名称、亲本(原种)名称、亲本(原种)来源,生产地点、生产面积、播种日期、隔离措施、产地检疫、收获日期、种子产量等。委托种子生产的,还应当包括种子委托生产合同。(二)加工包装方面:技术负责人,品种名称、生产地点,加工时间、加工地点、包装规格、种子批次、标签标注,入库时间、种子数量、质量检验报告等。(三)流通销售方面:经办人,种子销售对象姓名及地址、品种名称、包装规格、销售数量、销售时间、销售票据。批量购销的,还应包括种子购销合同。种子生产经营者应当*少保存种子生产经营档案五年,确保档案记载信息连续、完整、真实,保证可追溯。档案材料含有复印件的,应当注明复印时间并经相关责任人签章。第二十六条  种子生产经营者应当按批次保存所生产经营的种子样品,样品*少保存该类作物两个生产周期。第二十七条  申请人故意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农业主管部门应当不予许可,并将申请人的不良行为记录在案,纳入征信系统。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农业主管部门应当撤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并将申请人的不良行为记录在案,纳入征信系统。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第二十八条  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对种子生产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本办法的违法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核发、撤销、吊销、注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有关信息,农业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公布,并在中国种业信息网上及时更新信息。对管理过程中获知的种子生产经营者的商业秘密,农业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保密。第二十九条  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对下级农业主管部门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有下列情形的,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一)未按核发权限发放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二)擅自*核发标准发放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三)其他未依法核发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第六章    第三十条 本办法所称种子生产经营,是指种植、采收、干燥、清选、分级、包衣、包装、标识、贮藏、销售及进出口种子的活动;种子生产是指繁(制)种的种植、采收的田间活动。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种子加工成套设备,是指主机和配套系统相互匹配并固定安装在加工厂房内,实现种子精选、包衣、计量和包装基本功能的加工系统。主机主要包括风筛清选机(风选部分应具有前后吸风道,双沉降室;筛选部分应具有三层以上筛片)、比重式清选机和电脑计量包装设备;配套系统主要包括输送系统、储存系统、除尘系统、除杂系统和电控系统。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规定的科研育种、生产、加工、检验、贮藏等设施设备,应为申请企业自有产权或自有资产,或者为其*控股子公司的自有产权或自有资产。办公场所应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机关所辖行政区域,可以租赁。对申请企业*控股子公司的自有品种可以视为申请企业的自有品种。申请企业的*控股子公司不可重复利用上述办证条件申请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是指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包装的、不再分拆的*小包装种子。分装种子的,应当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保证种子包装的完整性,并对其所分装种子负责。有性繁殖作物的籽粒、果实,包括颖果、荚果、蒴果、核果等以及马铃薯微型脱毒种薯应当包装。无性繁殖的器官和组织、种苗以及不宜包装的非籽粒种子可以不包装。种子包装应当符合有关*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第三十四条  转基因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规定,由农业部另行制定。第三十五条  申请领取鲜食、爆裂玉米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按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的许可条件办理。第三十六条  生产经营无性繁殖的器官和组织、种苗、种薯以及不宜包装的非籽粒种子的,应当具有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品种及人员,具体办法由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制定,报农业部备案。第三十七条  没有设立农业主管部门的行政区域,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由上级行政区域农业主管部门审核、核发。第三十八条  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由农业部统一印制,相关表格格式由农业部统一制定。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受理、审核、核发和打印,以及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管理,在中国种业信息网统一进行。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6815日起施行。农业部2001226日发布、2015429日修订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和2001226日发布的《农作物商品种子加工包装规定》同时废止。本办法施行之日前已取得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不变,有效期在本办法发布之日*2016815日届满的企业,其原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自动延展*20161231日。本办法施行之日前已取得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且在有效期内,申请变更许可证载明事项的,按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程序办理。

 

《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

*章 总 则*条  为了规范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的管理,维护种子生产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种子质量和农业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农作物种子应当附有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标注的内容应当与销售的种子相符,符合本办法的规定,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第三条  种子生产经营者负责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的制作,对其标注内容的真实性和种子质量负责。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种子标签是指印制、粘贴、固定或者附着在种子、种子包装物表面的特定图案及文字说明。

第六条  种子标签应当标注下列内容:

         (一)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名称;(二)种子生产经营者信息,包括种子生产经营者名称,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注册地地址和联系方式。(三)质量指标、净含量;(四)*日期和保证期。(五)品种适宜种植区域、种植季节。(六)检疫证明编号。(七)信息代码。第七条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种子标签除标注本办法第六条规定内容外,应当分别加注以下内容:(一)主要农作物品种,标注品种审定编号,通过两个以上省级审定的,*少标注种子销售所在地省级品种审定编号,引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标注引种备案公告文号。(二)*品种,标注品种权号。(三)已登记的农作物品种,标注品种登记编号。(四)进口种子,标注进口审批文号及进口商品名称、注册地址和联系方式。

 

公司简介 | 合作共赢 | 发展历程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版权所有:山西双惠种业股有限公司 CopyRight © SHUANGHUICORN.COM ICP备案:晋ICP备18009222号-1 晋公网安备 14098102000019号
地址:原平市京原路501公里处 电话:0350-8221388
E-Mail:sxshuanghui@163.com1山西双惠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策划:太原网络公司_航佳网络